top of page
貢噶顛津仁波切.jpg
254858_已編輯.jpg
254858_已編輯.jpg
254858_已編輯.jpg
254858_已編輯.jpg
254858_已編輯.jpg
佛子行三十七頌(11)

 

講授上師:貢噶顛津仁波切

 

 2017年 3月 12日

錄音:林良興

整理:洪慧芩

 

 

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分兩大部分 : 前行和正行,前行已經講完了;正行有三個,下士道、中士道、上士道,我們已經講完下士道和中士道,現在進入上士道,裡面提到發菩提心、自他交換等很多菩提心的修持方法,菩提心分為「世俗菩提心」和「勝義菩提心」,現在開始講到「勝義菩提心」,大部分是禪修打坐的修行方法。我曾經說過,佛教徒分為 : 下士道、中士道、上士道,在上士道之中又分為顯教和密教,顯教的修行是六度波羅蜜,下個禮拜會講到,今天的下面兩個偈頌說的是,禪修時的勝義菩提心觀修方法。

 

 

23.會遇悅意之境時  應觀猶如夏時虹  雖現美妙然無實  捨貪著是佛子行。

 

很多人難以接受這一偈頌的內容,現代年輕人很會挑選、買好的物品,這是來自於我們的貪心,有了貪心就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,喜歡看外界美麗的事物,因為我們從來沒學過,不知道外境的一切都是假的,嘴巴上說說,佛法說一切都是假的,但其實內心尚未產生定見。外境看起來雖然真實,但實際上是不具真實的幻覺,遇到自己最喜愛的人事物,應該將它看作夏天的彩虹,了解它一段時間之後便會消失。

 

我有一個特別的故事,是關於法王 雅旺顛津的親歷。他九歲的時候出家,被認證為大成就者 欽巴給稱尊者的轉世。在不丹習慣上不稱呼轉世者「仁波切」,而是稱為「祖古」;對於祖古,大家內心存有敬意,但是沒有享受特殊待遇,反而老師的規定要求更嚴格,好讓祖古學得深一點。不丹對於「仁波切」等頭銜、名號不太重視,更加重視的是有沒有學問,認為有學問才能夠真正幫助眾生,這是比較重要的,名號頭銜比較不重要。

 

法王小時候出家時,身分還是一般的師父,但大家知道他不是普通人,他的行為舉止在一般師父當中顯得非常不一樣,比較慈悲有智慧。密勒日巴的傳記有兩個版本,長的和短的;當時法王年紀小,讀不太懂內容,他直接把書放在頭頂上發願 : 「希望我未來成為像密勒日巴您一樣的師父。」並覺得深受啟發而流下感動的眼淚;法王也曾經當過一位大仁波切的侍者,不像現在,以前的規定十分嚴格,當他的老師去廁所,他要拿著老師的僧服等候,之後再拿碗盛水伺候老師洗手,然後把洗手水倒到房子外面,這是日常的工作;他一邊當侍者,一邊做大禮拜,他的腳甚至在木地板上踩出了腳印,據說到現在還看得到,只是木地板已經換成新的,原來的那片不知道拿去哪裡,這是法王小時候的故事。

 

在法王十三歲的時候,他的母親自殺了;在不丹,人們認為一位轉世,帶著很大的福報而來,所有其他家人的福報加起來,也遠比不上這一位轉世者的福報,所以當轉世來到家裡,會產生一些問題;一位佛菩薩的化身、真正的轉世跟一般普通人的家庭本來就不適合,就像杯子小、水太多一定會滿出來。法王是真正的轉世,然而他的家境很窮困,問題比較多,母親過世時連下葬的錢都沒有,自然也沒辦法好好的照顧法王;我自己覺得正是因為家人沒有設法照顧法王,所以護法沒有照顧他的家人;總之,法王年輕時的日子過得非常的艱苦,母親在他十三歲時過世了,不久父親再婚,所以他和兩個弟弟跟祖父住在一起。後來法王把兩個弟弟都帶到寺廟去,每到傍晚夕陽西下的時候,弟弟們總望著老家的方向悲傷哭泣,他作為哥哥心裡有說不出的難過,看著自己的弟弟早上好好的,一到傍晚總是悲從中來,他卻一點都幫不上忙。

 

他的祖父要求他們三兄弟之中,一定要有一個人結婚,法王年輕時長得很帥,是兄弟中相貌最好的,但是法王說他出家不婚,即便如此,許多家境富裕的女子仍心儀法王,希望成為法王的妻子,而不喜歡他的兩位弟弟。可是法王說他沒有那樣的緣分,即使因為他的祖父年邁,父親在外面另結新歡不管事,所以祖父已安排好三位女子,明天就要來家裡,和法王一起生活,照顧弟弟管理家庭,最後婚還是沒結成。許多年以後,有一次一位彎腰駝背年邁的阿姨來到法王面前,拄著拐杖,稱自己頭痛,要求加持,見到法王時止不住呵呵地笑,我問法王是何緣故,法王說,那就是年輕時要和他結婚的女子! 他現在一眼都不敢看她! 問我覺得她長得怎麼樣?變成什麼模樣了? 一般人的情況應該就會結婚了,但是法王當時沒結婚,現在兩個人都老了,沒有什麼美醜的區別,以前法王很帥,現在法王老了,沒有人願意跟法王結婚。長得帥、漂亮的、美好的也像夏天的彩虹一樣,一下子就沒有了。

 

我的一個朋友擅長做食子,他在功德主家裡做食子的時候,功德主的女兒說「師父你快看一下,窗外有彩虹,好漂亮!」 朋友不在意的說「不用擔心,它等一下就不見了。」當我們看到美好的、可愛的,很喜愛的事物,心裡要記得它們一段時間就會消失不見;看起來好看,但不真實存在,貪心像盲人一樣,身體裡面的氣像馬一樣,如果一個盲人騎著沒有腳的馬,甚麼事情都做不到。修那洛六法就是為了控制氣,讓氣去應該去的脈,普通人的氣不受控制,應該去的地方去不了,不該去的地方跑過去,於是亂想、生氣、貪心、產生各式各樣的煩惱,這都是因為氣跑到不對的地方,如果氣去對的地方就成佛了、解脫了,所以修拙火、脈輪、明點是這個原因。

 

如果不能控制內心,貪著悅意的外境,就像獵人為了吸引動物,以喇叭吹奏音樂,使動物忘了防備趁機獵殺一樣,這是耳根的貪執,為了聽愛聽的話,或是「我愛你」這樣的話,用貪心做的事情,結果都是不好的;眼根的貪執,例如《普賢上師言教》中說,夜晚時供燈的光線,引來飛蛾撲火,就是因為對光的貪愛,蛾最後被燒死;諸如此類,當遇到五根的悅意外境,吃到美食、聽到好聽的、看到漂亮的,就當作夏天的彩虹一樣,知道它一段時間就會消失,不生執著。

 

舉例來說,以前我沒用過I pad,現在用了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,眼睛慢慢變得不好,加上電磁波比較多,有時會頭痛。剛買的時候很喜歡,一直拿著看,睡前放在桌子前,看著它有一種心滿意足的幸福感,貪心慢慢增強,後來不太喜歡了,別人要借都可以拿走,就是貪心變小了。夫妻的關係也一樣,剛開始把對方當作全世界,後來吵架到法院見,這就是沒有「夏天的彩虹」的觀念。什麼讓我們的貪心變大,學佛的人應該觀察自己的貪心,到底是來自外境還是來自內心,如果來自外境,釋迦牟尼佛來看的話也會貪心,都是來自我們內心。察覺了之後馬上斷除,觀為「夏天的彩虹」,這是佛子的行為。

 

《入菩薩行論》中說「若懼小瘡痛,猶慎護瘡傷;畏山夾毀者,何不護心傷?」像是膝蓋有傷口的人,行動本來就會小心翼翼,不然連碰到自己的衣服都會痛,是衣服的問題嗎? 不是,因為自己本來就有傷口。煩惱比較多的人,做什麼本來就要很小心,要不然聽到別人的意見都像有刺一樣,聽不進去,總覺得別人說的不對,自己的意見才對,這就是碰到我執的傷口。閉關就是為了瞭解我執的傷口在哪裡,三毒、五毒的心的傷口,如何照顧這個傷口。念經的時候不跟他人交談,因此不會產生意見相左的問題;法王 達賴喇嘛在一本書中曾說 :「什麼都不回答,也是好的回答。」總而言之,要檢查自己的貪心從何而來,觀察自己的傷口在哪裡,看到漂亮的櫻花、海芋的時候同時要了解,它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變成垃圾,斷除貪執,這樣的去修持變成習慣,就是佛子的行為。

 

 

 

24.諸苦如夢中喪子  妄執實有極勞累  是故會遇違緣時  視為幻象佛子行。

 

凡夫善習氣極輕微,惡習氣如須彌,佛法的內容聽過都了解,但是不習慣這麼做,一下子就忘記,學過了沒有做到,和從來沒有學過是一樣的結果。許許多多的痛苦,像在夢裡生了一個可愛的孩子很開心,後來孩子死了而感到痛苦一樣,都是在夢裡發生的事情,都是假的,不真實存在的,但是一會兒歡喜、一會兒悲傷,所有的快樂一轉眼就消失不見,悲傷流淚從夢裡驚醒後,枕頭上沾濕的淚痕還在,夢結束之後生小孩也是假的、小孩死掉也是假的,什麼都沒有,只有眼淚是真的,因為把假的當成真的才會這樣難過。遇到痛苦的情況時,要將它視為如夢一樣的幻象,這是佛子的行為。

 

一般來說,夢裡的都是假的,然而有些氣脈修得好的人,夢裡會有一些預知的能力,這比較少見,大部分是發生在彼此很熟悉的對象,心與心之間很清淨,在對方即將發生不好的事情之前,會夢到他痛苦的樣子,各式各樣的夢有不同的意思,有時候沒有穿衣服、或者往低處走,或者跳到海裡游不到岸,最後被浪捲走…類似這樣不好的夢境,後來現實中真的發生了,這樣預知的夢也有,但是很少。在一天當中,深夜1點的時候通常睡得比較沉,那時的夢比較沒有意義,即將天亮的時間,做的夢往往是比較清晰的;佛法中說,夢是假的,但在那洛六法之中,有以睡夢為修持的夢瑜珈,不是普通人能做的,它的要求是不能睡醒,普通人在睡夢中一察覺到是在做夢,馬上就醒來,夢瑜珈的修持者首先要先了解,他在夢裡、他正在做夢,有的人在夢裡還會夢見他在做夢,有夢中夢! 這不是一件好事,代表這個人的無明比較重,跟夢瑜珈行者「知道自己正在做夢」是兩回事;

 

修持夢瑜珈,第一要知道自己在做夢,第二、知道這是夢以後要繼續睡著,在夢中保持清明的覺察,不能醒來。第一點就是很困難的事情,一定要靠上師的加持,睡前祈請、觀想上師融入自己而後入睡,這樣天天練習,就算是三、四個月,甚至一年之中,也難得成功一次,端看個人根機和緣分。在夢裡面有時看到恐怖的情景,知道這是夢的話就會醒來,試著讓自己請楚知道這是夢中,是一切如幻,並且延長夢的時間,盡量不要醒來;或者夢到開心的夢境,知道這是夢,然後控制自己的貪心,視一切如幻。

 

像看電影一樣,太投入劇情裡就會跟著劇中的角色產生開心、難過的情緒,就算我們知道電影的劇情不是真的,還是會太投入而跟著難過流眼淚,白天看電影尚且如此,所以要聞、思、修,聽佛法的道理,思考佛法的內容,只有聽過沒有練習、沒有實修的經驗,沒辦法改變內心。我們要修的是菩提心,心有很多煩惱的問題所以要修理,我們像病人,佛法是藥,老師像醫生,只要對佛法、對老師有信心,這三個條件具備了才能解決輪迴的問題。

 

《入菩薩行論》第九品中說 :「雖知法如幻,豈能除煩惱 ? 如彼幻變師,亦貪所變女。幻師於所知,未斷煩惱習,空性習氣弱,故見猶生貪。」魔術師愛上自己變幻出的美女,我對研究這種問題有很大的興趣,這個問題是從哪裡來的? 從外境還是六根? 變出的美女雖然魔術師已經知道她是假的,但是凡夫沒有消除貪心的習氣,還是會愛上這個假象;就像我們看電影的時候,即使知道電影情節、人物都是虛構杜撰的,仍然會掉眼淚也是因為我們的貪心、煩惱、執著尚未斷除。

 

有些人說「既然一切都是假的,那也不用行善、修持、累積福德,反正都是假的。」這也是對佛法的誤解。應該這樣想,如夢似幻的我們,做如夢似幻的善事、行持,得到如夢似幻的解脫,往生如夢似幻的淨土,一切都是假的;或者如夢似幻的我們,做如夢似幻的壞事、惡行,墮落如夢似幻的地獄,雖然一切都是假的,但因果不虛。

 

「我」是一個標籤,別人叫名子的時候,舉手說「我」在這裡,但是分析的時候「我」不是頭、不是腳、在哪裡都找不到,是一個六根聚合、所有東西在一起的時候假名安立的名稱。 如果「我」有,真實存在的話,那麼手也要有我,腳也要有我…通通合在一起才能說有我;就像一粒芝麻有油,一千粒芝麻在一起也可以壓出油,一粒沙子沒有油,一千粒沙子也壓不出油一樣的道理。身體的任何一部分都沒有我,合在一起時產生了一個我的概念,不觀察分析的時候「有」,觀察分析的時候「沒有」,這就是有無雙運、色空雙運、世俗諦勝義諦雙運。

 

不觀察的時候: 有 (空即是色/ 世俗諦),

觀察的時候: 沒有 (色即是空 / 勝義諦)。

 

蓋房子的時候有柱子,柱子的哪裡是柱子呢? 它的右邊還是左邊? 上面還是下面? 最後找不到,全部合在一起才叫做柱子,我叫人拿一根柱子來,大家都會知道柱子是何物,這是: 有 (空即是色/ 世俗諦),分析柱子的時候找不到,這是: 無 (色即是空/ 勝義諦)。

 

《入中論》說「馬車七支」,以七種邏輯的方法觀察馬車,了解馬車乃假名安立,非實有。「馬車的形狀是不是馬車?」「馬車的輪子是不是馬車?」等,透過邏輯的分析後找不到馬車,了解馬車非實有。就像剛剛舉的例子,一粒芝麻可壓出油,一堆芝麻也一樣可以壓出油,一樣的道理;一個輪子裡面沒有馬車,一塊木板裡面沒有馬車,全部放在一起的時候也不是馬車,因此以邏輯來觀察,找不到馬車。

 

以邏輯來觀察的話,也找不到我是仁波切、弟弟、或者叔叔,都是互相緣起而來的;我的父親說我是兒子,兒子也不是真實的兒子,如果是真實的,我在哪裡都是兒子;對我的祖父母來說,我是孫子,對我的弟弟來說,我是哥哥,這就是「我」不存在、無我的意思,如果一個東西真實存在,它不能變成別的,所以「色即是空」,一切法都是空性;再者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」,色與空不能分開。拿來一根柱子,以邏輯觀察,得到柱子性空的結果,不觀察的時候柱子還是有。

 

今天講的跟空性比較有關,要將外境視為幻覺、夢一樣的修持,一定要講到空性;學佛跟開車一樣,要小心所有的情況,太靠右邊撞到山壁、太靠左邊掉下懸崖,學空性的人不承認業力因果,就像撞到車子當然是不行的,落入斷常二邊就像是掉下懸崖一樣。這些內容比較深,佛子要記得,視悅意境為夏天的彩虹,遇違緣時視為幻境,今天講到這裡。

 

 

 

 

(回向)

254858_已編輯.jpg
254858_已編輯.jpg
254858_已編輯.jpg
254858_已編輯.jpg
254858_已編輯.jpg
254858_已編輯.jpg
254858_已編輯.jpg
254858_已編輯.jpg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