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子行三十七頌(6)
講授上師:貢噶顛津仁波切
2017年 1月 15日
錄音:林良興
整理:洪慧芩
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的內容包括前行、正行;正行內容分為下士道、中士道、上士道;上士道修兩種菩提心:勝義菩提心、世俗菩提心;世俗菩提心分為入定及出定時的修持方法。入定時觀修自他交換,出定(觀修、打坐結束之後的時間)做的事很多例如:念經、持咒、處理日常事務等。佛陀三轉法輪之中,初轉法輪的對象是小乘根機弟子;二轉法輪的對象是大乘弟子,接受無我、空性的見解、最重要的是發菩提心;大乘顯教之中,最特別的修持是觀修六度波羅密;密宗的四大教派中,格魯派依循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、薩迦派以「基、道、果」為主、噶舉派的特色是「大手印」、「那若六法」,寧瑪派則是「大圓滿」;密宗之所以稱為密宗,因為對非根器者保持秘密,以免造成惡業,由於非根器者不瞭解甚深的內涵,密宗很容易招致批評,就像小乘弟子不承認龍樹菩薩的《中觀》空性見解,批評龍樹菩薩所說的是魔王密語一樣。
菩提心是大乘顯密共通的重點,菩提心的修持方法:入定觀修自他交換,出定時將違緣轉為道用。違緣分為四種:四種不欲意轉為道用、二種難忍轉為道用、二種盛衰轉為道用、二種煩惱轉為道用。四種不欲意轉為道用分別為:無得轉為道用、痛苦轉為道用、誹謗轉為道用、挖苦轉為道用。
以下宣說「四種不欲意」當中的「無得轉為道用」:
12.誰以大欲劫我財 或令他奪一切財 己身受用三世善 仍迴向彼佛子行。
我執是輪迴的根本,讓我們無法解脫,我們早上依照五毒行事,晚上受到無明影響,沒有一刻是自由的。貪嗔癡慢疑就像是老闆,我們是員工,要吃好的、用好的來服務我執,甚至幫助別人也是為了自己得到好處。無著菩薩的方法,跟我們平時的作為距離甚遠,看起來很難做到,但是我們可以慢慢靠近這個標準,對於降低我執有很大的作用。他人受到貪欲的影響,搶奪我們的財物,要將對方視為可憐的眾生,因為他受無明控制毫無自由可言,完全被他自己的五毒所控制,造作惡業必然去地獄受苦,所以將我們的善業回向給他,這是佛子的行為。
其實回向這件事是最不容易的,大家已經習慣嘴上說「回向給一切有情眾生」,但仔細觀察我們一年當中造惡無數,行善寥寥無幾,一年當中做的事都跟三毒五毒、競爭心有關,這是我們生活、工作的方式,一年中行善的時間可能加起來只有一個禮拜,行善的這一個禮拜裡面,仔細觀察心比較清靜的時刻可能只剩兩三個小時;經由極少的善行得到的善業馬上要送給眾生,其實很不容易。
我看到台灣人祈福回向時,常常回向國泰民安,這樣的心是很好的,但是沒有菩提心、平等心,願望不可能實現;人與人之間、國與國之間缺乏菩提心、平等心,只會不斷衝突與矛盾,追根究底還是需要從學佛做起,了解菩提心;學了很多佛法,遇到困難的時候,還要用得上才是有意義的,不然了解再多的名相,遇到問題的時候無法以佛法對治,還是按照三毒五毒的方式,那就跟一般沒學佛的人一樣,沒有意義了。無著菩薩告訴我們,遇到有人搶奪我們財物的這種困難情況,要觀修菩提心。
「四種不欲意」當中的「痛苦轉為道用」
13.吾雖無有少過咎 他人竟來斷我頭 以悲心故彼諸罪 自身代受佛子行。
身體最重要的是頭,佛法最重要的是信心。傳承的加持力一定要通過口傳,看網路上的文章不可能得到灌頂和傳承的加持;我以前的老師教我的內容是依照文本,逐字解釋,但是我對老師有信心,我知道我們傳承有特別的加持;下課之後,我理解的內容遠比上課學到的還要深入,這就是傳承的加持力,有信心才能得到加持。遇到困難的時候,學過的佛法用不到,佛法是佛法,人是人,跟海裡的石頭一樣:一個大石頭躺在海底一千多年,切開裡面還是乾的,海水沒有進入石頭,一樣的意思。我們很困難的時候會難過、會哭,佛菩薩很困難的時候會修行,雖然沒做錯事,卻被別人砍掉頭這樣的逆境,還是要用菩提心,看到惡人的去處是可怕的地獄,希望用自己受苦來代替他人的地獄惡報之苦。
發菩提心的菩薩有兩種,凡夫菩薩與聖者菩薩;月稱菩薩的《入中論》說過,聖者菩薩可以很容易布施自己的肉身,凡夫沒有菩薩的境界,不能做到無著菩薩所說的這個境界,像一般的鳥吃毒會死,孔雀吃毒羽毛會鮮艷漂亮,我們在台北101的一樓,要往上爬到二樓,菩薩的境界在頂樓,是我們難以想像的。接觸佛法要看福報、信心、和興趣。有興趣的話,一大早起床運動,滿身大汗都不會覺得辛苦,有興趣的話,早起做功課念經、大禮拜都不會覺得困難。
六道眾生的福報不一樣,看到的也不一樣;同樣一杯水,餓鬼看到的是膿血,人看到的是水,天人看到的是甘露;同樣是人,也依照業力的輕重有不同的喜好。到中陰的時候,不會遇到朋友,只會看到和我們同樣業力的眾生,同樣要去餓鬼道的眾生可以互相見到。初地菩薩以上可布施身肉,而五地菩薩的功德是布施身肉毫無困難,我們的修行是有五塊錢可以布施一塊錢。
因為程度差別太大,我們無法想像菩薩的行為,很多人只相信科技,但世界上有太多的事物科技不能證明,就像科技不能找到業力因果,也看不到人死後的去處;科技對生活方面比較有貢獻,但是修心要依靠佛法,學了佛法還要能用在生活上,學了佛法不使用和沒有學結果是一樣的;就像一個人說他很有錢,去便利商店的時候卻沒帶錢,他連一瓶水都買不了,有錢沒辦法用,跟沒錢的結果都一樣都不能買東西,窮人是真正沒有錢,富人有錢卻沒用上;我們布施的時候也是一樣,有錢的人貪惜吝嗇,有錢捨不得用,跟窮人的結果一樣。
(回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