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子行三十七頌(1)
主講上師:貢噶顛津仁波切
2016年 12月 4日
錄音: 林良興
整理: 洪慧芩
洪偉哲
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對學佛的人來說非常重要,一個人要成佛所需要的這裡都有,內容不是很長,總共37個偈頌,如果一天念一個偈頌,一個月就可以背起來。在佛學院一開始的時候也要學習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。今天在我們這裡有不同根基的人,有的已經學很久,有的是新的,不管如何,我們要成佛都需要學習這裡的內容,從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開始學。
釋迦牟尼佛三轉法輪,他初轉法輪的對象是小乘弟子,小乘認為「我有」,我是真實存在的,我執比較強烈,沒辦法遠離執著,所以佛陀不能宣說大乘「無我」空性的見解。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這部論典有小乘的兩種發心,也有大乘的部分,大乘發菩提心的佛子的行為應該是什麼,這裡都有。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不是印度的成就者寫的,是西藏薩迦派的大成就者 格西貢袂藏波,中文稱為無著(西元1295-1369年)所寫。無著一生到圓寂為止,最主要的修持是菩提心,他寫過許多的論典都與菩提心有關。我們知道佛有三種兒子,身口意三種:釋迦牟尼佛曾結婚生一子,羅睺羅是身的兒子;第二個兒子是小乘修行人,阿羅漢是語的兒子;佛最喜愛的兒子是第三種,心子:發菩提心的佛子,就是菩薩。我們信仰佛,供養佛,不算是正確的佛教徒,正確的佛教徒一定要學習佛法,皈依進入佛門。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全論分三大部分:初義,前行與正行,末義。
一、初義
初義分三大部分:1.題義,2.禮供,3.立誓。
-
題義就是《佛子行37頌》,佛是誰?為什麼叫做《佛子行37頌》?
一般人以為佛是唐卡,佛像上面有佛的樣子,那個叫做佛,這部論典裡面提到,佛是斷除煩惱二障,圓滿功德智慧者;佛也好、在家人也好,具足這個條件的稱為佛。佛像是工匠做的,也不能開口講話,因為我們沒有見過佛,透過佛像唐卡上的形象認識佛的樣子。佛法裡提到,佛沒有煩惱,我們是有時候有煩惱、有時候沒有煩惱;心情好的時候,看起來和菩薩一樣;心情不好的時候會變臉。佛不是這樣,他已經消除煩惱障、所知障,五毒三毒都消除乾淨了,他來到人間不是因為業力,而是為了渡化一切眾生。佛不單指釋迦牟尼佛,這個世界有一千尊佛,釋迦牟尼佛是第四佛。佛子就是有大悲心,菩提心的佛的心子;《佛子行三十七頌》雖然只有短短37個偈頌,但是我們這輩子甚至下輩子也用不完,它的內容比較深。藏文稱為『給色拉連嗽給瑪順嗽』,『給』是佛的意思,戰勝魔王者,『色』是兒子,『拉連』是行為,『嗽給瑪順嗽』是37。
2. 禮供 供養的意思
南無洛給秀拉雅
是梵文,意為頂禮觀世音菩薩。這部論典在西藏寫的,這裡使用梵文有特別的原因:一、為了感念譯師將佛經翻譯成藏文的恩德;二、為了吉祥的緣起,成佛之後以梵文轉法輪。為什麼頂禮觀世音菩薩?這部論典主要內容是菩提心,觀世音菩薩代表慈悲的本尊,所以禮敬觀世音菩薩,簡單來講是這樣。廣而言之,它的內容跟中觀、空性有關:
雖見諸法無來去 唯一勤行利眾生 殊勝師及觀自在 三門恭敬恆頂禮。
就像我們在夢裡很有錢,夢裡的東西從哪來,醒時哪裡去?夢裡的火是不是真的火?如果是真的那我們的房間應該會燒起來,諸法代表一切事物,諸法無來去,一切事物皆無常。例如桌子,它的哪個方向、哪個部分是桌子?這樣分析的話我們找不到桌子,跟我們夢裡看到的東西是一樣的,它是無常的、空性的,就像一個人,對於他的兒子而言是爸爸、對於他的弟弟而言是哥哥、對於他的父親而言是兒子,這就是空性、無常;但是凡夫有無明,一切執為實有。無著的上師瞭解諸法無來去,一切皆無常,仍然來到人間的唯一原因是為了利益眾生。他的殊勝上師與觀世音菩薩無二無別,以三門身口意恭敬恆常頂禮,這是禮供的對象。
3. 立誓 表明一定要完成本論的誓言,特別要寫此論的原因:
利樂之源諸圓覺 從修正法而出生 彼亦依賴知其行 是故當說佛子行。
眾生的利樂皆從佛菩薩而來,佛從修行而來。佛可以指引修行證悟之道,無法直接把證悟給予眾生。一般學佛的人會懷疑,很多佛來到世界上,已圓滿了六度波羅密,第一度即是布施,但是世界上的窮人為何仍這麼多?這不是佛的問題,是心的問題,科技再發達也無法解決心的問題,現代人的煩惱反而更多。所以要瞭解修行的方法,才能找到成佛的路線。現在大部分的人只做功德主,供養,做好事,但是沒有找成佛解脫的路線,只能得到好的人身,帥一點、漂亮一點,但無法脫離輪迴。很多人問我怎麼打坐,首先要聽聞佛法、學習佛法。一般人認為我心地好就可以了,沒有學習的話,怎麼知道你的心到底好還是不好?然後我們必須觀察、思考佛法的內容,然後實際修行打坐,這樣才是對的;沒有聞、思的過程直接說我帶個坐墊去山上打坐一個禮拜,只是做做樣子,安靜一點,或許聽個音樂放鬆還比較快樂!作為佛子必須了解佛的行為,雖然這個內容百分之百做不到,至少做到一半也是可以當佛子。發菩提心,是我們這輩子特別的機會,就算不是真實的菩提心,仍然具有很大的力量!眾生如病人,佛陀如醫生,佛法如藥方,佛依照病徵給了藥之後,病人還必須吃藥、如實修行才能解決問題。簡而言之,眾生的快樂都是從佛而來,佛都是從修行而來,為了學習佛子的行為,是故無著寫此論。
現在世界上很多寫書的人,但以前在印度寫論典,規定很嚴格。先由國王下令學者寫書,學者寫完之後交給一千個大成就者思考、辯經,一位成就者依照這部論典的內容打坐實修,檢視會不會得到成就,是否對成佛有幫助。如果確認內容正確,國王會給予賞賜,並給予學者頭銜與往後的著述資格,若發現內容有誤,作者的手要被砍掉,綁在狗尾巴後遊街,從今以後不能再寫書。通過這個傳統,確認這些論典都是非常嚴謹而且內容正確無誤的。
(回向)